山东省新势力文化有限公司

       ——专注党性党史主题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乡村振兴服务

当前位置:
红色资讯
延安宝塔区委书记:习总书记梁家河的故事感动着我

梁家河,这个地处黄土高原山坳里的陕北小山村,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神往之地。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探寻“大学问”。

这是因为,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挥洒了七年青春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年少的他由一个迷惘彷徨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在这片挥洒青春的土地上,他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缝纫社、建磨坊代销店、打大口井、发展沼气,无一不是以自己的吃苦耐劳,引领群众向过上好光景奋进。他用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服,点亮了群众心头的希望之火。他像一块磁铁,紧紧地把大家凝聚起来。甚至他住的窑洞,也成为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梁家河与乡亲们同甘共苦,人在一起、心在一起、吃苦流汗在一起的青春岁月,使习近平经受了磨砺,重铸了筋骨和灵魂。这里,最让他刻骨铭心:每一粒丰收的果实都来自汗水的浸泡;这里,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的起承点。他说,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我的成长进步起始于陕北。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在这里,他对党始终不渝地忠诚,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艰苦的磨炼,让这位黄土地的儿子,把“平凡的世界”中的父老乡亲刻在心间,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铭刻心间。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还是在梁家河,让习近平更深刻地认识到“勿忘人民”始终是我们党须臾不可忘记的立党之本。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

梁家河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他对基层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让他对人民的梦想感同身受,他了解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大白话抒发大情怀,激起的共鸣格外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留在梁家河的故事感动着我,他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精神启迪着我,成为我们工作制胜的“法宝”。2012年,我担任延川县委书记。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冬季供暖不热的问题,我们组织了深入的调研,寻找问题的症结。根据群众的建议,让纪检部门给每个供热点派驻一名干部,每一车煤进来都要签字把关。到了冬季,群众家里的温度高了,用煤的费用也节省了许多。我们用扎实的工作,让群众感到身暖。

这件小事给我们更深的启示,只有扎根群众中,真正了解群众最渴望什么、最需要什么,才能让群众身暖和心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更加强烈。县上那几年招考工作人员,因为许多地方有不足之处,群众意见纷纷。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让招考机制更加阳光透明。考试时,我们邀请家长自愿报名监考、监督改卷,并让家长和考生代表现场登记成绩,现场公布。公平公正的招考,使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也让群众感到心暖,对我们的工作更加信服。

因此,前几年面对石油滑坡、红枣连年遭遇天灾等严峻挑战,延川的父老乡亲们人心齐,信心足,通过顽强拼搏,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这一点,正是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有力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那么的朴实、无华,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几句简单的话语,甚至一个细小的动作,就能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这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民的好领袖,根在群众中扎的那样深,情在大地上注的那样浓。唯有深深扎根人民,才会对人民有那样深沉的爱。

20152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我全程陪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民领袖爱人民的赤子情怀。

总书记一句“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的真情告白让梁家河的所有人怦然心动,深受感动。

村里的每一条沟,每一个山峁,他记得一清二楚。村后有个山峁,叫“躺”牛峁,又陡又险,年轻人空手往上走都非常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向大家介绍:山上陡得连牛都站不住,当年我要背上一大捆柴往回走。

当年在梁家河,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习近平总书记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总书记回忆说,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那年冬天,家里寄来几块钱,与同窑洞居住的同学买了几斤冷冻猪肉。“回来还没烧我们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鲜美!后来我们说别再吃了,再吃就没得煮了。”这次回梁家河,他最关心的就是乡亲们“收入靠什么,平时吃些什么,能吃上大米吗,常有肉吗?现在村里老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大米,肉类,能经常吃上吗?”得知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教育,“不再吃‘团子’,光是大米白面,肉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时,他非常高兴。

听说村上发展起苹果种植,一亩地收入1万多元,他非要去苹果园里看一看。收入怎样,这里是不是苹果适生区?果质好不好,管理能不能跟上,品牌怎么打?问得非常细致。当年一颗汗珠摔八瓣还让乡亲们吃不饱肚子的土地,今天能给乡亲们如此丰厚的馈赠,总书记很是欣慰。他还感慨地说,咱们当年为什么不栽苹果,就是个受苦。

习近平总书记还把梁家河的故事,带到了美国西雅图。他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从黄土地走来的习近平,最了解老百姓渴望什么、需要什么。从“正定翻身”到“晋江奇迹”,从“八八战略”到“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令”,从当年“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到如今与人民贴心的好领袖,习近平无时无刻不带领人民群众昂然奋进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征程上。

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心里,还装着许许多的“梁家河”。他说,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些情况表明,中国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还要继续付出艰苦努力。

贫困,给习近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贫困人口如何脱贫,始终牵动着习近平的心。习近平满怀深情地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历经坎坷,才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备尝苦难,才有如此执着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的引领下,一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在神州大地上打响,平均每两秒,中国贫困人口就消减一人。

一转眼,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已两年了。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多次去梁家河。每一次,我都被总书记同父老乡亲结下难以割舍的深情厚谊感动,也被他带领群众咬紧牙关闯过种种难关的感人故事震撼。现在,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梁家河,探寻“大学问”,汲取精神的“钙片”。在这里,许许多多人的发自肺腑的赞叹:习近平是从黄土地中走来的好儿子,是从人民中走来的好领袖。他要让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站得更巍然屹立;他要让富起来的中国人民,富得更气势磅礴。他用博大胸怀、坚定意志,带领中国走向光明未来……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一个朝气蓬勃的未来正向我们招手,一个百年魂牵的梦想正在渐行渐近的走来。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想问题、做事情,全力让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