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势力文化有限公司

       ——专注党性党史主题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乡村振兴服务

当前位置:
红色马渠,昌北根据地的“红色堡垒村”
来源: | 作者:山东新势力 | 发布时间: 2023-05-24 | 1386 次浏览 | 分享到:

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是一个有着三千多人的大村庄,这里曾是昌邑县委驻地。在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时期,马渠村村民成立“自卫团”抗击日军,挖了长达80多华里的“抗日沟”,不顾个人安危抬担架救伤员……马渠村被称为昌北根据地的“红色堡垒村”。





01挖地沟,砌假墙,成立“自卫团”……马渠村成为昌北根据地的核心


与其他村子不同,马渠村村内胡同并不十分开阔,胡同拐角多,看上去像是一条条“死胡同”。走在这些弯弯曲曲的胡同里,可以看到魏坚毅故居,魏铎故居,机枪连、宣传部旧址等的指示牌,彰显着村庄的红色历史。


“七七事变”后,在潍县求学的魏惜珍、李杰等回到家乡马渠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马渠村建立了最早的党支部。”马渠村党总支书记魏广政说,次年2月,日军侵占昌邑城,中共鲁东工委和昌邑县委在瓦城村领导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几十名马渠村的青壮年加入部队,马渠村成为七支队活动的基地之一。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昌邑县委和独立营大部分时间吃住在马渠村,马渠村成了昌北根据地的核心。“1940年春,马渠村成立‘自卫团”。当年10月,柳疃日伪据点的敌人让村民到据点照相办“良民证”。马渠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坚决抵制,全村没有一人前去。”魏广政说,敌人组织大队人马来袭马渠村,村自卫团青壮年迅速带着枪支弹药迎击敌人,逼其撤回到据点。


1941年冬,为了改变不利于游击战的平原地形,马渠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奋战42天,在村西大洼里挖了宽1至2米,深2至2.5米,纵横交错,形同蛛网的长达80多华里的“抗日沟”。同时,村民对村内地形进行了改造,堵大门开小门,截大街转小巷,群众家里挖地道、砌假墙。进犯的敌人像进入了迷魂阵,到处被动挨打,马渠成了敌人望而生畏的堡垒。


02马渠民兵英勇善战,成为昌邑群众武装的一支生力军


上世纪40年代的战争年代,马渠自卫团与柳疃据点的敌人首战告捷后名声大震,县区奖给了部分武器,改善了装备。此后,马渠民兵不但在自己的家乡保卫县委保护群众,还经常配合主力部队到处打击敌人。


1943年4月的一天,马渠民兵参与了昌邑武装斗争史上的首次打汽车战斗。50余名马渠民兵配合县大队,截击前往柳疃勘探地形的日伪军车队。仅用十几分钟,他们就生擒了大汉奸刘洪祥和10多名日伪军。同年5月,日军在马渠北十几里的徐家庄安了据点,企图切断 “渤海走廊”。县委和县大队又调马渠民兵参加“围困战”。30多名马渠民兵用抬棺材用的“大架子”把几吨重的生铁炮抬到据点下,对敌炮楼进行炮击,吓得敌人一连十几天彻夜防范,最终不得不撤离据点。


1947年冬,昌邑县解放,但寒亭一带的国民党军不时东侵昌邑根据地边沿地区。县武装部调马渠民兵魏树甫带爆炸队用地雷封锁寒亭,阻止敌人东犯。上阵不到10天,炸死13名敌人,寒亭守敌不敢再向东进犯。事后,魏树甫被县委授予“爆炸大王”称号,西海军分区授予其一等功奖章。


在战争年代,我们村参军参政的人多,出的干部也多。抗日战争时期,全县9个区先后25任书记中有10人来自马渠。到解放战争时期,马渠村在县、区担任领导干部的达26人。赁铺胡同出过6位区以上干部,被人们称为“书记胡同”,“据1957年统计,我们村在职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达57人,被誉为‘革命干部的摇篮’。”


03抬担架救伤员、站岗放哨送情报……马渠妇女顶起半边天



▲昌邑县委机关旧址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马渠村的妇女们站岗放哨,积极拥军拥属,顶起了抗日救国的“半边天”。


马渠村的第一任妇救会长陈志强,不顾危险,让自己的家成为党的秘密活动场所。1940年秋末的一天,县委民运部长马骏等4人在马渠村开展抗日工作,一股日伪军突然窜进村里,撤离已经来不及。陈志强果断让马骏等4位同志藏在自家地洞里,自己留在上面应付敌人,成功掩护了革命同志。




由于马渠村的青壮年民兵经常配合部队打仗,村里妇女便主动承担起了抬担架、救伤员的重担。1944年12月县独立营打虫埠据点的战斗中,马渠村妇救会组织会员组成担架队和救护组救护伤员,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后被县独立营的领导赞扬“赛过男子汉”。


1945年1月22日,与日伪联手反共的国民党“山东挺进军十五纵队”衣完斋部1500人,在马渠村建了据点,妄图伺机大举进犯昌北根据地腹地。昌潍独立营决定清除驻在马渠的敌人,马渠村妇救会长迟秋葵以送开水为由侦查敌据点的设防情况,扮奔丧的孝妇,巧妙地躲过敌人盘查,送出了情报。


24日晚饭后,部队根据迟秋葵提供的敌据点情况,制定作战方案。战斗打响后,村里的群众纷纷主动支援,运送弹药,救护伤员。怀孕的大嫂摒弃迷信思想,为牺牲的同志整容、收殓;未婚的姑娘为受伤的战士换衣、擦洗……在马渠村民的支持下,这一仗,毙、伤、俘敌人1200余名。


04挖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让村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陈志强、陈挺故居



为传承先烈们的革命精神,追寻红色记忆,2017年,龙池镇为马渠村连片整修名人故居,挖掘整理红色文化和名人文化,建设了能够集中展现红色村史的“马渠村史馆”、纪念先模人物的“马渠名人馆”和“红色马渠”党性教育基地。


在马渠村村史馆广场,竖着一块由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写的“红色马渠,政德政风教育基地”的题词。“村史馆中心面积1600平方米,分为四个展室,主要展示革命战争年代马渠村的红色文化和名人事迹。”魏广政告诉记者。


村史馆讲解员:“马渠村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干部的摇篮’美誉,曾经是‘渤海走廊’上的重要枢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共有39人为国捐躯,另有22人负伤致残。到新中国成立时,马渠村烈、军、工属达370余户,占当时总户数的44%……”说起当年的抗日故事,陈焕圣如数家珍。


马渠村史馆连同周边的革命先烈故居,是当地着力打造的红色马渠政德政风教育基地,也是乡村红色文化振兴的一个阵地。为进一步发挥村史馆的阵地作用,马渠村开展多样的活动,组织学生、年轻党员参观村史馆,让年轻一代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如今,马渠村因为红色旅游而闻名,每年都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参观村史馆等红色景点,触摸那段光荣历史。



部分图文来源:潍坊广电报融媒体记者 刘侠 特约通讯员 温桂鹏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色文化